【政策名】《生態(tài)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》
【政策內容】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、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轉變農業(yè)發(fā)展方式的意見》(國辦發(fā)〔2015〕59號)、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》(國辦發(fā)〔2015〕62號)等文件精神,進一步優(yōu)化政策措施,開發(fā)農業(yè)多種功能,大力促進休閑農業(yè)發(fā)展,著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(yè)融合,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。
【政策亮點】
建立統(tǒng)一的確權登記系統(tǒng)。堅持資源公有、物權法定,清晰界定全部國土空間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。
對水流、森林、山嶺、草原、荒地、灘涂等所有自然生態(tài)空間統(tǒng)一進行確權登記,逐步劃清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之間的邊界,劃清全民所有、不同層級政府行使所有權的邊界,劃清不同集體所有者的邊界。
推進確權登記法治化。
建立權責明確的自然資源產權體系。制定權利清單,明確各類自然資源產權主體權利。
處理好所有權與使用權的關系,創(chuàng)新自然資源全民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的實現形式,除生態(tài)功能重要的外,可推動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,明確占有、使用、收益、處分等權利歸屬關系和權責,適度擴大使用權的出讓、轉讓、出租、抵押、擔保、入股等權能。
明確國有農場、林場和牧場土地所有者與使用者權能。
全面建立覆蓋各類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有償出讓制度,嚴禁無償或低價出讓。
統(tǒng)籌規(guī)劃,加強自然資源資產交易平臺建設。
健全國家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。按照所有者和監(jiān)管者分開和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負責的原則,整合分散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,組建對全民所有的礦藏、水流、森林、山嶺、草原、荒地、海域、灘涂等各類自然資源統(tǒng)一行使所有權的機構,負責全民所有自然資源的出讓等。
探索建立分級行使所有權的體制。對全民所有的自然資源資產,按照不同資源種類和在生態(tài)、經濟、國防等方面的重要程度,研究實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級代理行使所有權職責的體制,實現效率和公平相統(tǒng)一。
分清全民所有中央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權、全民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權的資源清單和空間范圍。
中央政府主要對石油天然氣、貴重稀有礦產資源、重點國有林區(qū)、大江大河大湖和跨境河流、生態(tài)功能重要的濕地草原、海域灘涂、珍稀野生動植物種和部分國家公園等直接行使所有權。
開展水流和濕地產權確權試點。探索建立水權制度,開展水域、岸線等水生態(tài)空間確權試點,遵循水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性、整體性原則,分清水資源所有權、使用權及使用量。
在甘肅、寧夏等地開展?jié)竦禺a權確權試點。